-
每個地道的中國游客,都應該熟讀家鄉
記得在高考前,我對好友立下一個志向:走遍中國。一語成讖,竟注定了后來的漫漫長路。事實上,我許下的宏愿早就于家鄉起程,領路人是我的父親。他引著我走村串寨,體貼淳樸民風民俗;跋山涉水,是樸野的真山水而非今時普遍耗巨資打造的人工山水。...7746 7By 雷梓 2017-11-09 -
生命之鄉如碼頭
故鄉是播種發芽的地方,「第二故鄉」則是移栽過去存活的土壤。前者是苗圃,后者是移植地。前者類似血緣,無法選擇,后者緣自后天的驅使。...4149 0By 雷梓 2017-09-29 -
西江苗寨故事二則
時隔二十多年后,2015年夏天,我又一次來到西江苗寨,為一批遠方來的新客人踩點。這座千戶苗寨早已今非昔比,以前錯落有致且有所區隔的自然村寨已盡連成片,過度的商業化將原住民的生活驅趕殆盡,剩下來的極少部分也被扭曲變形,除了膚淺的標簽和外殼,西...9594 4By 雷梓 2017-05-03 -
夜奔廈門
1998年秋的鼓浪嶼非常清靜,我們在島上呆了三個白天兩個晚上,除了本島居民,沒見到一個外來的觀光客。沾史先生的光,我分享了優渥的禮遇。我們住在一戶望族的老別墅里,我第一次也是迄今惟一一次體驗了擁有管家傭人司機園丁的家居生活。...13908 5By 雷梓 2017-03-24 -
我在他們的長河上漂流
有差不多一個月的時間,我漂在湄公河上。像爬在浮萍上的一只小小的寫字蟲。我敏銳察覺到某些情況的異樣,卻對眼下隨波逐流的處境暗自歡喜。我喜歡在這條大河上漂流的時光。他走在前面的身影,并未擋住我的陽光,卻幫助我發現了這條長河及其流域中更多飽滿而恒...4197 1By 雷梓 2017-02-24 -
克羅格,我的溪水陪伴者
我是在一個初秋的早晨遇見瑞典人克羅格的。25年前,一個初秋的早晨,我坐在青海西寧的老泉頭羊雜湯館里吃早飯。我的羊雜湯和餅剛端上桌,一個白人老外坐到了我對面,他很認真地看了看我碗里的羊雜湯,甚至還吸了吸鼻子,明顯是在鑒定湯的味道。我心里剛覺得...4257 0By 雷梓 2016-11-29 -
世界大同(下)
時移世易,人生真相漸次水落石出。我慢慢理解了這世上很多事的發生與存在,調和了形形色色的特殊與庸常。礦工在我眼里,就是一個揉合包容了特殊與庸常的群體。他們有著與慣常生活在地面的人類不同的情感和思維。他們幾乎每天都在生與死之間扔硬幣。他們身后的...5542 1By 雷梓 2016-11-11 -
世界大同(上)
依據大叔在飯桌上所作的有關石窟佛像各種奇聞傳說的民俗指導,我們逛云岡石窟時多了不少樂趣。阿枝姑娘基本上從頭至尾不停作揖,拜了又拜。印象最深的是在萬佛洞,她居然起心想去數是否真有一萬個佛像,嚇得我朝她連連求饒。...11880 0By 雷梓 2016-11-07 -
寫大理時:大理已遠
四十多年前,我跟隨父母親第一次到大理,蝴蝶泉邊,春天,我們沿著一條草木蔥蘢的小路走向那片花海,卻見花朵們隨著我奔跑接近的腳步漸次飛舞起來,我興奮得扭頭朝著年輕的母親大喊:花飛了,媽媽,花飛了。...15832 7By 雷梓 2016-06-24 -
北京:老萬圣書園
那天是周六,適逢“萬圣雅聚”請了出版家沈昌文先生講座。當時的環境很簡單,四壁都是書架,中間將幾張課桌拼起來,三十來個人圍著,椅子不夠就坐在書架邊沿上。沒見一個人使用手機。鋼筆在紙上書寫的聲音酷似蠶吃桑葉的沙沙聲。...30162 8By 雷梓 2016-05-26